原标题:“净月·一起向未来”系列报道 擘画发展新蓝图 高起点上新跨越——净月高新区全力推进长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创新创业气氛浓厚的净月高新区,为长春国家自创区建设积蓄动能。
长春生命健康产业研究院工作人员正在工作中。
长春通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高端机载光电稳定成像平台,应用于应急领域。
工作人员在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生产线紧张工作。
长春优飞光机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调试设备。
净月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起步区。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在全国布局建设和发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探索创新发展新模式、新机制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自创区示范带动作用突出,辐射引领成效显著,已经成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
奋进中的长春迎来新机遇,荣担新使命。8月24日,长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启动会召开,会议宣读《国务院关于同意长春、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净月高新区全力推进长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冲锋号也正式吹响。
体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净月高新区将牢牢抓住重大发展机遇,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围绕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实长春市“六城联动”战略部署,努力把自创区建设成为吉林创新发展引擎区、体制改革先行区、对外开放先导区、数字吉林建设示范区。
要素集聚
厚植自主创新沃土
净月高新区,是长春两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在血脉中流淌着创新基因。在这里,创新要素高度集聚,为长春国家自创区建设厚植优势、积蓄动能。
孵化载体搭建创新平台。吉林青年创业园、吉广国家广告示范园、玖壹咖啡众创空间、长春净月科技成果承接转化基地……目前,净月高新区构建起包括自营孵化器、社会孵化器、加速器等多种业态、相对完善的孵化体系。全区孵化载体达到38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11家,总孵化面积34.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近80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7家,占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的38.60%。2021年全区在孵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56.9%。特别是由净月高新区主导建设的自营孵化载体建立起了“专业化、全周期”孵化模式,即在孵化深度上,以综合型孵化载体为基础,重点围绕区主导产业建设专业型载体,开展专业孵化、产业链孵化、集群孵化。在孵化广度上,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全周期孵化业态。形成了初创期企业孵化、小规模企业促进、成长期企业加速,覆盖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的孵化体系。在最新的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和大学科技园考核评价中,净月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获评优秀(A类),在全省孵化载体中名列前茅。津长双创服务中心被国家发改委作为对口合作中“共促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创业创新水平”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之一。
高新技术企业“领衔”创新发展。随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断涌现,新业态茁壮成长,创新驱动发展释放出越来越多的活力。在净月高新区,仅去年就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5家,认定量占全市六分之一,截至目前,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25家,其中规上企业63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6年间翻了27倍,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此外,省级“小巨人”达到46户、市级“小巨人”达到83家。从一个到一群,量变引发质变。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与净月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内培外引”,从政策激励、培训宣传、孵化培育、平台支持、服务推进等方面,厚植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沃土息息相关。
打造人才高地,澎湃创新发展动能。在净月高新区创新发展足音铿锵的背后,是倾力打造“近者悦、远者来”人才高地的生动实践。净月高新区以“筑巢引凤、聚才兴业”为目标,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推动人才与产业融合向纵深发展,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各类人才加快集聚,为长春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更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为吸引、汇聚